春暖花開,校園如公園,成市民踏春好去處但人車增多致校園內交通混亂、噪聲增多、垃圾增多
  □記者譚萍王燦實習生高勝楠文記者白周峰攝影閱讀提示摩肩接踵的人群,各式各樣的太陽傘、遮陽帽,透著嚮往和興奮的眼神……這並不是著名的故宮、頤和園,而是春天裡的鄭州高校校園。大學校園裡的旖旎景色和學術氛圍,吸引不少人造訪尋春,更成為游人紛至沓來的熱門“景點”。然而,周末眾多人流車流的涌入卻讓校方、學生苦不堪言。
  有高校出台措施,限制私家車入內;有的必須刷學生卡才能進入……有居民對此不認同,認為高校應該敞開懷抱接納游客。
  春暖花開,熱鬧的“高校游”該怎樣取得雙贏?
  【現象】高校成市民踏青好去處
  眼下春光大好,鄭州居民周末攜家帶口出門踏青,更有不少人選擇到文化氛圍濃厚的高校校園感受春姑娘的氣息。這不,雖然櫻花還沒完全綻放,但農業大學老校區校園內的櫻花小道,不僅成了學生們的最愛,也成為不少鄭州居民踏青的好地方。
  同樣,鄭州大學新校區內,最近一到周末,私家車明顯增多。校園的小路邊、草地上隨處可見前來游玩的居民,賞花、拍照、放風箏、打撲克,一待就是一整天,玩得不亦樂乎。
  “校園大,樹多花多,有假山和瀑布,景色好,周末在這兒休閑是個不錯的選擇。”鄭州居民張女士說,她最近已經連著三周,每到周六就和家人一起自駕來此游玩。網絡中,更有不少人將鄭州大學新校區封為“鄭州國立西郊公園”,足見其熱度。
  鄭州東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的新校區內,因場地大,綠化好,也成了居民們周末踏青的好去處。
  【苦惱】校園裡交通混亂、垃圾增多
  春暖花開校園內賞美景,喜了游人,卻苦了學校和學生。
  “一到周末學校人就明顯增多,私家車也多,很不方便。”農業大學一名學生抱怨說。
  鄭大水利與環境學院地理信息系統專業2010級馬輝也說,賞景觀花的游客素質參差不齊,攀折花木的現象時有發生,游客來校園休閑野餐,給校園環境衛生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更讓學生小馬崩潰的是,周末想在草坪上曬個太陽看個書,結果到處都是小孩的叫聲、笑聲甚至哭聲,“啥都乾不成”。
  河南農業大學老校區一名學生說,櫻花小道旁邊就是3號教學樓,一樓為考研自習室,3樓以上為本科教室,因為距離較近,有時候游人的聲音會傳到教室。
  鄭州某高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擔憂地說,周末游玩校園的居民過多,而學校的道路資源有限,私家車校內“搶道”現象頻頻發生,喇叭聲也不少,對學生的安全造成隱患。另一個影響就是,游客走了,卻留下了大量的垃圾。
  昨日,鄭州大學內的一名清潔工告訴大河報記者,周日的垃圾一般在周一早晨清理,最近幾周,校園內周一的垃圾增加了兩大車。
  【高校】周末限制私家車入校園
  高校校園成踏春好去處,游客如織校方無奈出“狠招”。3月23日,再次前往鄭州大學新校區游玩的劉先生髮現,私家車進不了校園了。原來,因前來賞花的人流過多,學校規定周六、周日限制私家車進入校園。
  “同學,你是鄭大的學生吧?能不能借你的學生證用一下,我們想把車開到校園裡拍幾張照片。”上周末,鄭大學生小高在校門口剛下B12,就被一個穿著時尚的女士攔了下來,因為沒有隨身攜帶學生證,小高只能說抱歉。但還沒進校門,她就又一次被站在車旁徘徊的中年男子攔下來借用學生證。
  而農業大學,也需要有車證才能進入。
  對於學校的措施,有不少學生表示贊同。“應該限制,雖然學校也具有社會功能,但它更是學習的地方。”鄭大2011級法學院宋義欣說。此外,也有老師表示,“是該限制一下了”,要不一到周末清凈的校園就難再清凈。
  【調查】超六成受訪者熱衷高校游
  春暖花開,苦惱的不只是河南的高校,最受關註的莫過於正處在“櫻花劫”中的武漢大學。學校不僅在櫻花節期間收取門票並提高門票價格,還給每棵櫻花樹都分配了志願者守護,制止不文明行為,但洶涌的人流量依然讓“武大哥”在劫難逃。
  此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多所知名高校也迎來了大批游客,尤其是在暑假,入園參觀的游客多的時候甚至超過兩萬人。不少高校為限制客流不得不採取收費、規定開放日等各種措施,但卻引來不少爭議。他們同樣面臨“高校游”火熱的尷尬。
  為什麼大家熱衷高校游?來自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認為大學校園的人文藝術氣息是吸引游客前來的主要原因。根據調查,超六成受訪者熱衷高校游,36.2%的受訪者認為高校不是旅游景點,有權利拒絕游客。
  【探討】高校游如何讓游客、學校都舒心
  熱鬧的“高校游”該怎樣取得雙贏?鄭州居民王斌說,在國外,不少高校都是向民眾免費開放的,甚至沒有圍牆,他認為高校不該拒絕游客,或者不讓私家車入內。“但如果游人太多,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適當限制客流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鄭大公共管理學院趙寧豪提議,應在校內設置收費停車場,非本校車輛一律停放指定位置並交納相應費用。
  而他的同學蔣澤林則完全反對私家車進入校園,他說:“游客可以隨意進入,但車不能開進學校,會給學校帶來空氣和噪音污染。”
  “高校游的重點在於‘問學’而不是‘賞景’,但現實似乎恰恰相反。”河南農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一名學生說,游客如果要賞景觀花,大可不必走進高校。倒是大學校園學習研究的氛圍,值得校外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親歷感受。
  據瞭解,北京大學一直是禁止私家車進校,游客進入校園持本人身份證登記後方可入內參觀。春季游客較多的時候,學校也會有志願者來維持校園秩序和環境衛生,效果良好。在清華大學,教學區和游覽區是分開的,可以將對師生的影響降到最低。  (原標題:游人過多大學校園“疲憊”不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qzfxu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